施文潮先生,中国最优秀的外国美术史教育家之一,西北外国美术史及西方古典文化在美术界的播种者,5月3日远离我们而去,先生享年96岁。施文
05月19日 10:09
施文潮先生,中国最优秀的外国美术史教育家之一,西北外国美术史及西方古典文化在美术界的播种者,5月3日远离我们而去,先生享年96岁。
施文潮1927年生,江苏苏州人,早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理论研究班,师从常书鸿、吕斯百、金维诺教授。原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苏州科技大学、苏州教育学院客座教授。曾任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水彩画研究会会员、现代民族书画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开启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目标,为了响应党和国家“建设大西北”的号召,与施文潮先生一样的大批知识青年,义无反顾坐上了西行的列车,从富饶的江南水乡奔赴艰苦的大西北,满腔热情地投身于西部开发建设。
今天的西北饱含了一代代西迁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汗水与心血。另一个吸引施文潮先生踏入西北大地的原因,是彼时有一批如常书鸿、吕斯百这样在国际上有较高影响力的画家,听闻祖国发展需要,毅然抛弃国外的功名利禄,回到祖国全身心投入到西部建设事业中。施文潮先生也是深爱美术绘画,便跟随名家的足迹慕名前往西北求学。1958年施文潮从上海考到西北师范大学,期间被常书鸿(著名画家、敦煌守护神)选拔去中央美术学院进修,期间,施文潮先生的学识等各方面的优异表现,得到常书鸿院长的器重,于1962年重返学院,并留校任教。他是西北第一位专研外国美术史的人,也是当时西北师大外国美术史唯一的一位教师。
西北的生活艰苦,教育资源更是短缺,在“黑板+粉笔”上课的年代,施老师和众多知识青年作为“拓荒者”和“主力军”开坛讲授,这一讲便是悠悠数载,施文潮先生是美术方面的研究者,他开启了西北师大第一门外国艺术学科——外国美术史,95岁的画家王启明在回忆当年时说:“施老师在教学的方面是下了很大功夫的,由于是新开学科,当时学校也没有这方面的教材,他自己亲自到图书馆白天黑夜的查资料,最后他就自己整理编写了教学的讲义发给同学,这对当时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最后都是按着他整理的这一本教材,来进行教学。”时至今日,西北师大这门学科所用的教材,仍然使用着施老师当年整理编写的教材。施文潮先生为祖国的大西北美术教育保留了第一部完整的教学资料。
西北师大敦煌艺术学院院长田卫戈教授回忆说:“记得在上课时,他自己做了很多教学挂图,在那个时代,无法看到清晰的图像,更没有电子版的图片,一堂美术史课,没有图像就无法进行,施老师把他在四处搜集的大大小小的图片剪贴在硬纸板上,一张张拿出来展示课程的内容,其中有一些图片也是彩色的,虽然还原的不是很好,但他却用这些图片非常清晰的讲述着课程的内容,为我们描述每一位西方艺术大师的风格特色和流派渊源。他从西方原始美术一直讲到西方现代主义,他在上课时充满着激情,语速很快,滔滔不绝,似乎从不困倦和疲乏。”
常书鸿先生作为施文潮先生的老师,同时也是同事。有一次在旧书摊被一部名为《敦煌石窟图录》的书吸引了之后,便笃定了要弘扬敦煌艺术的信念。施文潮先生便是当时同他一起奔赴敦煌,扎根西北荒漠,埋头临摹与研究的。在敦煌驻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黄沙漫天的荒漠,人烟稀少,时不时有沙尘暴袭来,没有自来水没有电,喝的是苦口泉的水,盐分高,味道苦涩,刚来的时候都要闹一个月肚子。但是对于绘画的钻研和热爱盖过一切,常常是画到天黑了才收笔,有一次画太晚,回去路上竟然遇到了狼群,幸好同行的向导带了猎枪,击中了头狼,狼群才仓皇离开。
施老师不但是位理论研究方面的老师,同时他的美术功底也相当了得,早年跟随张阶平先生(著名水彩画家、美术教育家)学习绘画,平时上课之余,只要有时间就去画画,特别擅长的是水彩画静物及人像。著名画家李葆竹评价施文潮的画“目前国内水彩画界施老师也是一流水准的”。
张玉泉(中国美协会员,甘肃美协副主席,曾任西北师大美术学院院长兼西北师大书法文化研究院院长)回忆施文潮先生时说:“施老师在教授美术史课的同时,还很喜欢画水彩画,只要他愿意,带写生课的老师就请他去教室画模特儿写生,他作画率意而随性,那种心态,比学生还年轻。他是位勤奋写生、不懈实践的好画家”。
安庆吉(现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美术系副教授,师从张阶平)回忆说:“施老师当年教外国美术史,我在这方面获得的知识,都得益于施老师。那个时候,先生教学之暇,总与高年级和我们1983级的油画班同学在课堂一起写生,他画了很多水彩静物、人体画让我们看,并讲画中的色彩冷暖及在画面上的微妙变化,这对我的影响很深。”
70年前的大西北条件之艰苦不言而喻,吓跑了一波又一波人,也让留下来的人更加坚定建设西北的意义。驰骋的列车载着施老师,离别亲人,告别江南水乡,前往相隔万里的甘肃兰州。迎接他的是漫天飞沙走石,这和老家江南风韵完全不同,除了气候条件,那里的饮食习惯、住宿条件,都让很多年轻人哭了,每天基本只能吃面粉,土豆,每人一个月只有区区的2斤大米,已经是的莫大照顾。一眼望去只有光秃秃的黄沙和泥石,住的是毛坯房,厕所就是屋边地上挖一个洞,三面立上围墙,露天的,下雨天只能打着伞上厕所。面对如此艰苦的生活环境,施老师显得十分乐观,以超常的韧性、毅力保持着对教学的热情。他住在简陋的单身宿舍、每天拿个大碗和同学们排队在食堂吃饭,在艰苦的环境中,他的那份淡定从容和乐观向上的心态,时隔几十年后,当年他的同事和学生都还历历在目。
张玉泉(中国美协会员,曾任甘肃美协副主席、西北师大美术学院院长兼西北师大书法文化研究院院长)回忆说:“在那个年代,对我一个刚从知青插队的农村考上大学的学子来说,西方的美术神秘莫测,遥不可及,但在施老师热情洋溢,循循善诱的的授课中,把我吸引进了西方美术史的长河。学生时期的我,常去施老师宿舍请教问题,看到他桌上的英文词典,知道老师的英文水平后,心里是非常钦佩的。他的人格魅力在不知不觉的影响着我,更佩服这位年长的南方老师,植根大西北,为美术教育奉献了大半辈子。”
在一无所有的艰苦环境下,施老师放弃了更加舒适的环境;放弃了国外更好的发展条件,夫妻远隔万里三十年!施老师的妻子曹素珏女士独自带大两个女儿。施老师为祖国的大西北培养了成熟的西洋美术教师力量,直到晚年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他热爱的大西北。
95岁的画家王启民,在回忆当年一起与施老师共事的岁月时说道:“直到退休后,施老师也依然念念不忘西北师大的美术教育,退休后放弃了回到苏州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毅然还留校继续为学校培养了合格的西方美术史老师,直到他确认可以合格的授课,才安心的退休,我和他共事几十年,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西北师大的美术教育工作。”
施老师教书育人,他的家庭也充满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受父亲执着的艺术追求的影响,他的女儿曹伟炯也充满了对绘画的热爱。伟炯说,“想多画些油画,到明年和父亲一起办画展”,将父亲的精神和技术传承发扬。同时她义务在自媒体平台上创建账号讲述美术史精髓。她说这也是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生命有限而艺术的传承是无限的。
在施老先生客厅墙上的镜框里,有一个荣誉证书,证书上写着“基于施文潮先生对美术教育事业的突出贡献特发终身成就奖----西北师大美术学院”施老师将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西北,献给了西北师大美术教育事业。如今在施老师的客厅里,仍然洋溢着西北的味、西北师大的情,施老心里永远装着那片山河、那些岁月,永远装着他的老师、同事、学生和朋友。
西北师大执教时的施文潮先生 施文潮先生和他的同事们
施文潮先生与妻子曹素珏女士
施文潮先生绘画作品
西北师范大学前身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1912年改为国立北京高等师范学校,1941年迁往兰州,1958年由教育部划归甘肃省领导,改称甘肃师范大学,1981年复名为西北师范学院,1988年更名为西北师范大学。
名师采访:
王启民(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省美术教育研究会会长)
关于施老师离世,对我们来说是感到非常悲痛,因为他来西北上学工作,把他的一生贡献给了西北师大美术教育,一起退休之后,在他的这方面缺乏接班人,所以他又回来连续几年教学指导,他把一个年轻的教师带着能够独立上课的时候,最后离开的西北,所以我们相处时间有几十年,对于他的离开感到相当悲痛。施文潮来西北是1958年,从上海考到兰州艺术学院的,一直到1962年毕业,上学校以后,由于他的学习各方面比较全面,所以当时就留下任教。作为西北的娇子,经过几年努力学习,担任了西北师大美术学院外国美术史,一直到最后离开的西北,他是西北师大外国美术史的唯一的一位教师。他在教学的方面是下了很大功夫,当时学校也没有这方面的教材,他自己亲自到学校图书馆,在图书馆就是白天黑夜地查资料,最后就自己很辛苦,编写了教学的讲义发给同学,这对当时来说也是一个前世没有的事情,最后都是按着的他开始的这一本教材来进行的教学的种子。
李葆竹(西北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甘肃文史研究馆馆员,甘肃省政协委员,民盟甘肃省委员会艺术家工作委员会主任)
我是1958年考的西北师范学院美术系,考上以后就变成了兰州艺术学院美术系了,院长常书鸿。我上学的时候施老师就已经是美术系的学生了,他是1961年毕业的,毕业后就留校任教了,教的是西洋美术史。1962年撤销了兰州艺术学院,美术系和音乐系合并到甘肃师范大学,他还是教的西洋美术史。我是1964年毕业,那时我们的学制是6年,两年预科成绩合格以后再升本科读四年。我们读到本科2年级的时候,艺术学院就撤销了,施文潮就给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的学生带西洋美术史。1978年,缺老师,我就调回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任教教国画,回到母校的时候,施文潮老师仍在学校教西洋美术史,一直到他退休。给我的印象就是:施老师教学很认真,对学生毫无架子,生活俭朴,很勤奋,教课很负责任。
我调回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以后,系里面就让我和施老师当过几年工会小组长,我们每周课很多起码有24节课,我还兼一个春季班和国画班的班主任,后来我和施老师又当了美术系工会的正副小组长,那几年我和施老师配合的挺好的,施老师年龄比我大多了我是组长,他是副组长,但是没架子,一块干了有九年。施老师是南方人,夫妻两人分居两地。他住在学校宿舍的时候,单调又艰苦,我有时候还去他那跟他聊聊,那时候我以为他的近视眼程度比较深,其实他那个时候已经老花了。
他是搞理论的但是他不忘画画,我记得王启民老师经常是画国彩,施文潮老师很勤奋,给学生上完课后,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到老师的技术室去画水彩,老师画油画他画水彩,老师画人他就画人,当时我的印象,他静物画挺好的,因为他不是专门画画的,只是课余以后画画,所以这人对美术很热爱也很勤奋,我给你看的那张《丁香花》就是他退休后回苏州之前送我的,这张画在水彩里面是很好的呀。
有一点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施老师回苏州以后,每年春节过年的时候给我寄个过年贴,而且是他自己做的,我都有点不好意思,给我寄了两次以后我想我今年一定要提前给施老师寄过年贴,刚说完过年贴还没有准备的时候,施老师过年贴来了,就这样好几次。这就说明这个人很重情义的,一直寄到他年龄很大的时候才没寄了,但是我们经常通电话互相问候。施老师去世我心里很难过,还没去世的时候有时候会想他,去世以后这几天一直想他,把他给我的画找出来了,看着画想起了好多回忆。
施文潮赠李葆竹《丁香花》
张玉泉(中国美协会员,甘肃美协副主席,曾任西北师大美术学院院长兼西北师大书法文化研究院院长)
我眼中的施文潮先生。
施老师给我们七七级带外国美术史课,在那个年代,对我一个刚从知青插队的农村考上大学的学子来说,西方的美术神秘莫测,遥不可及,但在施老师热情洋溢,循循善诱的的授课中,把我吸引进了西方美术史的长河,兴趣也逐步浓烈起来。虽然施老师的普通话带着较浓的南方口音,反而更容记住所讲的内容。后来的九十年代,我去欧美的美术馆参观,看到大师们的原作时,总能想起施老师讲课的情景。 学生时期的我,常去施老师宿舍请教问题,看到他桌上的英文词典,知道老师的英文水平后,心里是非常钦佩的。一九八二年春我毕业留校任教,和施老师住在一个单身楼上,他住在一楼的一间宿舍里,我在二楼,所以和施老师更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先生心情随和,宽以待人,我们常在教工食堂碰面,知道先生最爱吃排骨,坐在一个桌子上,谈笑风生,没有一点老师的架子。他的人格魅力在不知不觉的影响着我,更佩服这位年长的南方老师,植根大西北,为美术教育奉献了大半辈子。
施老师在教授美术史课的同时,还很喜欢画水彩画,只要他愿意,带写生课的老师就请他去教室画模特儿写生,他作画率意而随性,那种心态,比学生还年轻。他说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也是老师难能可贵的学术品格。 施老师八十年代退休前,我也成了学院的一名年轻教师,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敬仰,特意为他写生了一幅素描胸像,保存至今,甚是珍贵。之后他回苏州定居,我们多有联系,也常常感觉到老师对西北师大——他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充满感情。2012年在西北师大110周年校庆之际,我特意请施老师如果身体容许,回兰州学校看看,没想到80多岁的老人家欣然答应了,这样一来,他过去的老同事,老学生都得以相见,欢聚一堂,感慨不已。离别时和老朋友拥抱告别,老先生几次哽咽,那是一位老人发自肺腑的对西北师大和对老同事的一往深情。使学生辈的我深深被感动
田卫戈(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敦煌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甘肃省政协委员、甘肃青年美协荣誉主席)
施文潮老师,是我在大学期间讲授西方美术史的老师。老师是江苏苏州人,他讲话虽然带有南方口音,但我们也能听的明白。他是一位热爱教学、认真授课、孜孜不倦、教书育人的好老师!他是一位待人亲切、蔼然幽默、平易近人、爽朗健谈的好先生!他是一位热爱艺术、挚爱绘画、勤奋写生、不懈实践的好画家!西北师范大学美术专业几十年间毕业的学生都对这位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记得在上课时,他自己做了很多教学挂图,在那个时代,无法看到清晰的图像,更没有电子版的图片,一堂美术史课,没有图像就无法进行,施老师把他在四处搜集的大大小小的图片剪贴在硬纸板上,一张张拿出来展示课程的内容,其中有一些图片也是彩色的,虽然还原的不是很好,但他却用这些图片非常清晰的讲述着课程的内容,为我们描述每一位西方艺术大师的风格特色和流派渊源。他从西方原始美术一直讲到西方现代主义,他在上课时充满着激情,语速很快,滔滔不绝,似乎从不困倦和疲乏。
施老师家在外地,常年一个人在西北教学,只有到假期才可以坐上一两天的火车回去看爱人、孩子,他来来往往,穿梭于西北和江南之间,为西北的高等美术教育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我们在学校读书时,他住在叫单三楼的“筒子楼”二楼的一间教师宿舍里,每天也是和我们一样,端着饭盆去食堂打饭吃。在排队打饭中,他和学生嘻嘻哈哈又说又笑,生活虽然艰苦,但他非常乐观。我们偶尔去过他那简陋的宿舍,靠窗的书桌上堆满着各种各样的资料,我们看到有英文、日文不同版本的西方美术史的资料,才知道施老师的外文水平也很好。他在西北师范学院教学一直到退休,离开学校回到江南才和家人团聚。
他教过的学生都和他感情至深,也时常谈论起他,惦念着他。有一年,我和张玉泉院长、冯建基老师一同去苏州出差,相约去看施老师。我们到他家里去,他显得非常开心,他和师母一同接待我们,我们相谈甚欢。我似乎又看到了那个在课堂上侃侃而谈的施老师,我们关心他的生活,他淡然一笑,反过来关心我们,问长问短。
那天,我们到他家的时候,他竟然不在,师母让我们稍微等候,说他去苏州一所大学兼职教学,那天他是带学生外出画水彩写生了。过了一会,他提着小板凳,提着画具回来了。他说早晨带学生去画画,上完课倒了几趟公交车回来的。我们深深为他这种认真劲所感动。在他家坐了一会儿,他坚持要带我们去苏州的狮子林参观。因为他家就住在狮子林的隔壁,到了门口,他抢先去买票,给我们每人买了门票,带我们进去游玩园林。在这个怪石林立的园林中,他脚步麻利的跑前跑后,还不时回过头来告诉我们当心脚下,我们自叹不如老师。施老师晚年仍有矫健的步履,更有豁达开朗的心态,这也许就是他高寿的缘由。我们说起过去的生活艰难和不愉快,他总是呵呵一笑,说这都是过去的事了不必在意。参观完狮子林,我们离开时,老师热情的把我们送到车站,我们挥手告别,之后竟再无机会与先生见面。那几年,施老师还年年打电话或发贺年卡问候祝福,我们有时候却忘了问候老师。后来,凡是有去苏州的同学,我总是叮嘱他们要去看看施老师,不少同学也都一样,一次次感受到施老师对西北的那份深深的情怀和回忆。
在西北师院美术系,施老师是位理论教师,但他最喜欢画水彩画,一有时间便拿着小板凳和简单的工具就到教室里去画画,他一边和同学们、老师们开玩笑、聊天一边画画。师生非常融洽。他的水彩画灵动而自然,讲究笔墨韵味和意境表达,他在晚年仍笔耕不缀,在江南各地写生,直到90高龄还绘制作品赠给狮子林,为社区开展公益活动,按现在的话说,施老师确为一位德艺双馨、值得我们尊敬和怀念的前辈先生。
安庆吉(现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美术系副教授,师从张阶平)
缅怀施文潮老师
2020年8月,我带我供职的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三年级的学生去苏州教育实习,专程到狮子林小区看望我的老师施文潮先生,师生相见格外亲切。三十年前在西北师大读书时,我与施老师住在单身三楼同一层楼上,每次到食堂吃饭,先生拿着一个大瓷缸和筷子我们拿着饭盒一起到二灶食堂去吃饭,因距离运些,我们一路有说有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他。先生性格随和,我也常去他的宿舍兼办公室请教,他对学生热情耐心,他说的苏州话,刚开始有些字句听不大懂,后来熟了,就听的懂了。施老师当年教外国美术史,我在这方面获得的知识,都得益于施老师。那个时候,先生教学之暇,总与高年级和我们1983级的油画班同学在课堂一起写生,他画了很多水彩静物、人体画让我们看,并讲画中的色彩冷暖及在画面上的微妙变化,这对我的影响很深。三十多年过得很快,却与老师见面的机会很少,每次去母校,在美术学院的走廊里才能看到老师的照片,有一次在我们1987届同学回母校举办毕业三十年汇报展现场,听张玉泉院长说,他到苏州看望过施老师,老人家身体很好。同学们听了之后,都非常高兴。去年我带我们学校的学生去苏州实习。学长西北师大敦煌艺术学院院长田卫戈教授得知我在苏州,嘱我代表西北的学生看望一下施老师,我从田院长那里要了电话,与施老师取得了联系,并约定了拜访先生的日期。那天我买了一些水果,到狮子林公园门口时,施老师担心我找不到他住的小区,早早在那儿等我。我在众多的人群中,一眼就看见了精神矍铄的老先生。老人家领着我到了他住的小区楼下,用钥匙打开单元楼的门,行动敏捷自如,他说他经常外出给家里购菜打奶。老人家身体健康,精神抖擞,根本不像93岁的耄耋老人。老师在亲切的交谈中,拿出了画毡,辅在桌子上,取来宣纸和毛笔给我写字留念。施老师退休后,依然笔耕不辍,以书画涵养情怀。他挥毫写就“寒山钟声”四个苍劲大字,落款为:“庚子年秋庆吉弟 时年九十三文潮书”。看着老师给我写字,心情格外激动。感激之情无以言表,便赶忙用手机抓拍老师书写每一个字的珍贵镜头。
施老师指着客厅墙上的画,向我一一隆重介绍。那些画中,有我的恩师张阶平老师的水彩画、李葆竹老师的国画,有韦自强老师的书法,还有早年间来祖秀老师给施老师画的油画肖像。另一面墙上挂着施老师给师母画的国画肖像,落款写着“万千颜色白为尊,身如凝脂无纤尘。秋深万菊正盈盈,更得风姿傲古今。甲午年初冬88岁时所画”,施老师的诗和画,充满了深情。在客厅沙发对面墙上的镜框里,有一个荣誉证书,证书上写着“基于施文潮先生对美术教育事业的突出贡献特发终身成就奖,西北师大美术学院”。施老师将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西北,献给了西北师大美术教育事业。如今在施老师的客厅里,仍然洋溢着西北的味、西北师大的情,施老心里永远装着那片山河,那些岁月,永远装着他的老师、同事、学生和朋友。我看到进门最显著的地方挂着我的恩师张阶平先生的水彩画,我想施老一定是张先生五十年代的学生,我和施老师谈起了张先生,他对张阶平先生非常敬仰,说先生的画大气磅礴、人格高贵,人品极好。
施老师的小女儿伟炯。伟炯告诉我说,她的母亲去世了,爸爸很伤心。我一点都不知道师母去世的消息。以为是近期,就赶紧发了200元红包,让伟炯替我买点纸钱给师母烧了,以补学生的失礼。她回信说:“谢您,妈妈去年11月26日仙逝。过了这时间,苏州有老说法,不能收钱的,万分感谢!心意领了!” 伟炯希望我们,多联系他的父亲。她说,“精神上学生能安慰他,这个角度可能是我们做不到的。”字里行间,透着伟炯的细腻和对慈父的孝敬。 施老师的女儿叫曹伟炯,姓了妈妈的姓,在南京某传媒公司任总经理,在网上看到她的油画,感觉她就是个绘画天才。事业蒸蒸日上,绘画天赋异稟,在家孝敬父母,持家有方,是个非常优秀的女士。今天我在微信朋友圈把施老师的水彩画和曹伟炯的油画发出来,在朋友圈中引起了热议,有93岁德高望重的甘肃美术界著名老油画家、老领导、老同事王启民教授的点赞,及施老师的众多弟子纷纷点赞,其中有施老师的高徒张玉泉和田卫戈院长。伟炯说,“想多画些油画,到明年和父亲一起办个画展”,我们作为施老的学生,既期盼着这个画展,也愿意为这个画展出一份力,尽一份心。
他一直把西方绘画的理论和文化,通过他孜孜不倦勤奋执着地研究,当年在艰苦的环境下用克拉版写讲义。后来常书鸿又带他去敦煌写生一年,当年张大千等很多有识之士都去过敦煌临摹壁画,所以施老师是一个西行者,是怀着对艺术的梦想,奉献了他的青春年华,他为人低调,不事张扬,淡泊名利,辛勤耕耘在为西北美术教育的兴旺发达做出了贡献。在学校的时候,他的办公室也是寝室,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他一个人和妻子分居两地。当时张阶平为了支援大西北,到了西北师范大学也就是当年的兰州艺术学院,成了施老师的老师,所以施老师的水彩画就是跟随张阶平先生学的。张阶平先生是40年代从北京艺术学院学了4年(现在的中央美术学院),50年代的时候到了西北在西北师范大学奉献了一生。施老师一直没有搞过画展,他是一个搞理论的老师,因为他搞理论,所以淡化了人们对他绘画的关注,在我的眼光下施老师是相当勤奋的,他理论课上完,他和那些高年级同学在其他老师的课堂上,一道进行钻研,他们画静物他就画静物,他们画人像他就画人像。他画水彩画,我三年前拜访施老师的时候,看了他的画册,我觉得施老师的水彩在目前来说,在全国那都是一流的,因为他的水彩画水运用的非常好,把中国绘画的风味和张阶平的那种风格,凝重、厚重、沉稳、水灵灵的那种水的特点发挥得极致,是一种最高级的水彩画。所以我们推介他,对他在西北孜孜不倦、奋斗一生、默默无闻一生的一个赞美,对这样一种高尚人格和崇高品质的讴歌,孔子说:一个人最后寿命长度取决于他的品格。所以施老师达到了,验证了孔圣人说的话“仁者寿”,他是一个仁者,用他生命的长度给我们一个启示,他淡薄却完美的一生是我们的榜样,我们这一时代的人应该向他们那个时代的人那样,没有不满,只是勤奋地为国家为西部为家庭,默默的奉献。是教育界的楷模,是我们西北人应该学习的楷模。我们很多同学很多老师,都很感动。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
施文潮先生,中国最优秀的外国美术史教育家之一,西北外国美术史及西方古典文化在美术界的播种者,5月3日远离我们而去,先生享年96岁。施文
05月19日 10:09
5月10日,体彩超级大乐透迎来10亿元大派奖的第14期开奖——第23052期前区开出号码02、08、11、30、33,后区开出号码05、08。本期全国销量为
05月19日 09:59
从中国—中东欧国家博览会看中欧经贸“双向奔赴”新机遇
05月19日 09:29
专访:期待与中国深化核领域合作——访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
05月19日 09:17
中国大使:推动中澳关系发展,三方面至关重要
05月19日 09:38
曾向全球150多个用户分享机密信息?美“泄密门”新爆料证实军方漏洞
05月19日 09:15
外媒:卢比汇率跌至近两月最低水平印度央行或大量抛售美元
05月19日 09:19
圈层营销,正在成为一种白酒品牌传播的重点方式。不再贪图大而全,而是立足一个圈层,实现更充分的传播转化。当下,高端圈层的深耕实验,正
05月19日 09:19
风暴“穆查”已造成缅甸54人死亡近20万所民房被毁
05月19日 08:35
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一货运列车脱轨
05月19日 08:35
叙利亚总统将出席阿盟峰会叙民众:期待新的开始重回和平与安定
05月19日 08:20
日英签“广岛协议”,英媒关注苏纳克与岸田会面“炫耀”自己红袜子
05月19日 08:19
裁员5 5万人?这一巨头宣布了
05月19日 08:22
一批防汛消险工程基本完工,超800支队伍待命我市筑牢水旱灾害“防御墙”南京于5月1日正式入汛。应对水旱灾
05月19日 07:29
反复咳嗽10年求医无果抽丝剥茧助花季少女治好罕见病□南京日报 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婕妤通讯员姜航“反复咳嗽1
05月19日 07:29
5月16日,记者从市人社局职业技术培训指导中心获悉,为进一步推进就业见习工作,拓宽就业渠道,今年我市已
05月19日 07:18
三月菜花黄,五月菜籽香。正值夏收夏种的关键时期,近日,全市30多万亩油菜逐步成熟,由南向北陆续开镰。农
05月19日 07:28
近日,南京邮电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学员来到栖霞区八卦洲共合村洲兴农业桃园基地,在田间地头体验
05月19日 07:16
未来五年全球气温可能创新高
05月19日 07:24
美国的胁迫外交及其危害
05月19日 07:25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公布停止排放核污染水的海水中氚浓度指标值
05月19日 06:31
“改稿”掩饰不了日本的军事野心
05月19日 06:31
克宫评论冻结芬兰外交银行账户:对西方不友好行为的回应
05月19日 06:31
世界气象组织:未来五年全球气温或创新高
05月19日 06:20
2023年5月18日是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该主题旨在强调博物馆是促进
05月18日 22:17
中国最近五年提供对外紧急人道主义援助超800项
05月18日 21:20
日本民众在广岛举行集会抗议七国集团峰会
05月18日 21:31
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会见伊拉克驻华大使赛义德
05月18日 21:16
新国风香云纱服饰展走秀舞台上,身着不同款式香云纱服饰的模特迈着稳健的步伐,先后展示了由香港青年设计师
05月18日 20:55
18吨榴莲当场开柜,即开即食;现场专人教学品榴莲,“榴莲脑”可在南沙实现榴莲自由;“520”现场还有玫瑰
05月18日 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