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茶艺导师黄建璋:立师茶叶国学,讲好我与茶的故事

2021-11-25 17:49:53 来源:榕城网
茶艺导师黄建璋:立师茶叶国学,讲好我与茶的故事

 

作为茶艺导师、茶文化专家,黄建璋先生从事茶叶工作二十多年,在茶叶生产、加工、贸易、科研方面具有贡献,特别是对安溪茶叶的焙制、拼配、品评、营销均研究有成,被誉为杰出的青年茶叶专家。关于茶叶和生活,黄建璋说:茶是我的最爱,文化是我精神食粮,茶业国学是我传茶授业的立师之本!

 

开篇:茶为国饮,不分你我

讲好中国故事,要先了解茶,而茶的故事非常多。茶为国饮,不分你我,这是我对茶的基本认知。茶是一种健康的饮品,它是高雅的、健康的、和谐的、礼敬的。茶文化是茶方面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它是茶的精神文化。

茶文化与国学的四门之学是相通的,它可以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我对茶与文化与国学的一种基本认知。茶的历史有五千多年了,茶的世界源于中国,茶的文化在中国,也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茶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属性,它具有物质的特性、又有精神的特性;既有过去的、又有现在的;既有时代的,又有民族的;它涵盖着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个境界,它融合了儒、释、道,等多种文化的关系、属性、行为、作用和价值。茶的文化属性,不仅是一道生产生活的习惯的定性,也是一种能看透你骨子里的东西,更是一种能够透视一个人的受教育情况及生存环境情况的理想工具。

从某种程度来讲,茶的文化博大精深,茶的传奇故事非常多,它可以展现出一部中国茶文化大典,也可以体现了茶文化的两个文明,更可以展示出茶文化学与社会发展和谐同步之文化现象。这些现象是可以讲的,也可以传播的,甚至是可以传承的。

茶艺导师黄建璋:立师茶叶国学,讲好我与茶的故事

 

前段时间,学会领导周会长给我下了一个任务,要我参加编写讲好中国故事的论文,当时我回复说,我已经多年没有动笔写论文了,本意想拒接这个任务,而周会长回了一句话:“一篇文章对你黄建璋来说,是小菜一碟。”这一句话让我难以推辞,于此我想了一夜,写什么为好呢?经过一番的思索,最后决定围绕着讲好中国故事的这个主题,立题为“我与茶的故事”。一决定,我就开始动笔了,谁知一动笔就来了劲,写了一大堆,一夜一万字,半个月写了十几篇,变成了连篇的故事文。

故事文,涉及的有吃茶,药茶,敬茶,做茶,喝茶,斗茶,评茶,品茶、研茶,玩茶,论茶,贡茶、窖茶,禅茶,收藏茶、私房茶、规制茶,包括茶树、茶业、茶学、茶人、茶叶、茶艺、茶道、茶德,以及茶产业、茶流通、茶文化、茶科技、茶旅游,更甚者涉及到茶业国学等茶话题。

我原计划,想将这个连篇故事文写好之后,再精简整合一篇,依论文规格交给学会。但由于稿文还没写完,交稿截止的时间到了,来不及整合只好选择第一部分,也就是论文集上的这篇“茶起源于中国,民俗客来敬茶”的不成论文的论文。说实在话,我提交了这篇茶故事文,严格地说是有点过于牵强,从内心上来说,我是有愧于学会及周会长对我的寄望。

当然,“讲好中国故事”,我选择写“我与茶的故事”,这对于我来说是最为合适的。如何讲好中国茶的故事?我立题以“茶起源于中国,民俗客来敬茶”,作为一个开篇,我想这也是说得过去的。怎说呢?因为,凡事要有个源头,源头的根源就是事物的本源。就茶而言,它本有历史性,也有现实性。正因为它有历史性、有现实性,所以写茶的故事就得基于历史,立足现实,从而再进行对未来性的创造。

我所讲的“茶起源于中国,民俗客来敬茶”,其实就是在说“茶源中国,客来敬茶”。我认为,如果我们能够共同将这个话题的故事讲好,它不仅仅是有符合当今我国建设“一带一路”通商易货之需,而且也是符合我们“实现中国梦”知识交流之要。这是我讲“我与茶的故事”的一个引子。

茶艺导师黄建璋:立师茶叶国学,讲好我与茶的故事

 

讲述:我与茶的情缘

讲述我与茶的故事,自然会涉及到我与茶的一些情缘。

如果要说情。

茶,是我生命的最爱;

茶文化,是我最好的精神食粮;

茶业国学,是我传茶授业的立师之本。

如果要说缘。

源在中华传统文化民俗的客来敬茶;

种子在福建省安溪茶乡的罗汉山茶地;

花开在广东省文化学会的茶艺文化上;

果子结在黄建璋讲茶堂的茶业国学里。

我与茶的情缘是经历过“起、承、转、变、合”的一个艰辛而愉快的路程,最近我也在写这个路程的故事。如果要展开我与茶的情缘故事。茶起源于中国,民俗客来敬茶。这是我对茶的最初认识,也是我爱茶的源由。从零开始迈大步,迎着困难看未来。这是我立茶的起步,也是我做茶的标识。

文章风水茶,识者有几人?良心做茶,叩茶问道。这是我承茶的认知,也是我事茶的启发。我学习,我践行;师出名门,学入皇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文化是品牌的灵魂;茶是一个饮品,健康的饮品,生活化的饮品;茶产业是联动的、永远的朝阳产业;中国茶,是雅俗共赏;中国茶文化融合了儒、释、道的思想和精华。这是我转换方向转入茶文化扭转命运的过程,也是我变身师傅转变理念的发展路程。

中国茶的坐标:国饮,国茶;讲好中国茶故事。这是我合拢茶业,融合国学的归属,也是我收徒传茶授业的立师之本。

茶艺导师黄建璋:立师茶叶国学,讲好我与茶的故事

 

追求:建立讲茶堂传承授业

网上流传一句描述故事的句子,这样说:越有故事的人越沉静简单,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的人,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奔跑的人。这句话非常合我意。其实我们人生在生活和工作中,只要保持着热情和热爱,也是在追求一种“真善美”,故事的本质就是追求“真善美”,人生的终极追求也是“真善美”。

五年前,我为了追求这个“真善美”,建立了讲茶堂,创立“茶业+国学”的理念,进行收徒传承授业。在开堂的第一课时,有位领导这样评价说:“创立茶业国家的传承理念是一种高深远大的发展思维和理想。它不仅是产业的跨越,也是文化的提升,更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其代表着中国茶走向一个更高的层面。”是的,在我的认为,茶业比起酒业或烟业来,茶的文化历史悠久,地域差异,文化多元,操作起来难度是比较大,但其发展蓝图是会更宏伟的。

因此,我选择不从商不介入贸易经济,放下身位果断地将原有的几个重要的社团要职辞掉,静下心来一边进行收徒修学育才储能,一边提升充实自身能量,放眼世界,以传统文化的高度思考与落笔。我坚信,这是一条能够真正见到光明的茶路。

我的收徒是为了让一些新茶人上升,当然也是为了建立自己的发展平台,其实这也是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政策导向。收徒这事在我的看来,道路方向是正确的,只不过我的步伐可能在同行业中发展了比较快,超前了一步,但收徒授业流派传承在我国自古有之。我曾经也想过,收徒这玩儿搞得好是能量平台叠加,但文化潜力就很难说了,融合得好是“加”,融合不好就是“减”。

因为新时代的人思想理念不同,特别是文化的差异化,尤其是时代年轻人的现实主义和功利性比较强,师徒能否做到同心协力,这也是我内心上提醒自己不能于低估的。在现实中,不要说是徒弟,有时自己的子女或同胞兄弟的思想也都难以一致。

或许有人认为,师徒能否同心协力,关健在于教育。但在我的看来,除了教育之外,更主要的是你的构想和理念是否能适应时代?其重要的是你的知识和功夫能否真正得到人们的吸引和传承?这是我的观点。我也想过,如果收徒仅仅是以茶叶商品和茶文化学习交流,那是难言传承!因为茶叶千千万万、各有所向、各有所爱,茶文化学至今也还没有真正形成学科,茶家们也都没有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学术体系,所以难以立派传承。茶业国学”是建立在一种物质与精神并重的和谐理念发展模式,如果创造得好它是完全可以传承的。

我在收徒的初时,以“传承中华茶文化,铸就健康优生活”为宗旨,作为传茶的发展方向思路而经过一个阶段,我发现了以此而定性的发展理念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后来又加入了以“传播优秀国学文化,共创辉煌美好人生”的宗旨,作为收徒传承授业的发展方向理念。这样一个以物质和精神,生活与人生的一种有机融合,我想以此而发展是能够得以吸引和传承发展。

茶艺导师黄建璋:立师茶叶国学,讲好我与茶的故事

 

若要谈茶叶经营和学术研究及文化的创造。作为一位事茶三十多年的我,曾经担任过多个社会团体的主要职务,多多少少还是有一些建树。

列举事例:我开创茶品牌连锁经营方面的先河,举办最早广州茶人一家品茗会,引领华南农业大学开创茶艺茶文化教学发展方向,执行九六年安溪名茶第一次跨省在广州举办茶王邀请赛的组织工作,组织建立广东省文化学会茶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和广东岭南茶叶经济研究院及广州茶业协会。组织成立张天福与张宏达茶学研究中心,组织举办三届张天福与张宏达茶学思想研讨会活动,组织开展广东省茶产业竞争力评估课题,组织召开广东省首届茶文化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暨茶王大赛及岭南杯茶王邀请赛,组织举办首届中国铁观音民间斗茶公开赛,组织召开《茶业蓝皮书》广东论坛,策划举办二届兰州茶业博览交易会,倡导安溪成立安溪乌龙茶研究会,指导广东省博物馆茶文化展览活动,为梅州编写大埔茶文化博览馆和大埔乌龙茶博览馆实施方案,编著《安溪茶经》和《广东茶文化经典》,主编《茶艺》和《岭南茶叶》杂志,参编《茶业蓝皮书》中国茶产业研究报告和《饶平茶业三百年》,协助英德茶家袁学培出版《英德茶叶》及梅州茶家江载宝出版《梅州茶叶》和《梅州茶文化》,以及广东省农业厅方金福出版个人选集,帮助中山大学和广东省茶叶研究所转化不含咖啡因可可茶的成果,为广东德高信集团起草“德高信茶产业发展战略书”,带领德高信集团领导班子到安徽北京四川等地考察调研茶市,带领广东省佛山市顺德茶文化协会到广东各地茶区以及江西福建等地游学,倡导安溪铁观音大师李宗垣和英德红茶元老袁学培收徒传承制茶工艺技术,联合六祖寺和广东省禅宗文化研究基地共同开发三十二品莲花禅茶及茶供之佛门茶事活动,探路不含咖啡因可可茶的价值开发,开创高尔夫私房茶,推广陈年铁观音,开发窖藏万三老绿茶和古法乌龙及西岩古韵,在云南西双版纳大度岗茶场建立研究基地,两次受邀在中央电视二套经济台谈论普洱茶炒作现象,指引普洱茶走向健康道路发展,创建新模式的茶友社,建立讲茶堂收徒授业等等的案例。

说实在话,我创造的工作业绩和学术成果是备受行内人们关注与挑剔,有些是给我的动力,有些是给我的阻力。我的活动身影及职务身份抛开不说,茶江湖地位曾被称为茶记者、茶师傅、茶专家、茶鲁迅、茶医生、以及位列中国茶道六君子,引领风云角色,这一点很让我欣慰。当然广州(及广东)曾有反击。为何广东会有如此现象,这或许以我自身不是“广东人”有关。

茶艺导师黄建璋:立师茶叶国学,讲好我与茶的故事

 

学者谈论地域文化,多数喜欢从远古说起。而我认为,相对于古老来说就得重视远古。比如我在著《安溪茶经》和《广东文化经典》时,我就较注重这一点。地域区域的文化,往往是随着时代在变而变,是不能墨守成规。

就人而言,今天的我不是这里人,可能昨天你的父亲不是这里人,或许你明天也可能变为不是这里人。就事物而说,今天这件事这样东西可能不行,明天说不定变为可行,或长期可行。所以地域区域文化,在我的看法是“苟日新,日日新”。这也是学术文化重要性和文明所在。

茶艺导师黄建璋:立师茶叶国学,讲好我与茶的故事

 

自古“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广东地区的开放和包容,广州人的自信与从容,是给人们增长活力。记得在2004年,广东举办了“广东省首届茶文化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暨茶王大赛”会议活动。大会表彰了广东省十位茶叶老专家,四位茶文化学者,赛出三大茶王金奖,此活动会在当时许多人叫好,迄今已近二十年历史,仍然还是广东省目前历史最能记忆、层次最高、规模最大、赛品最全、到会专家最多、影响力最广,茶王拍卖效果最好的一次茶会。

这个活动就是由我本人组织创造的,由我策划创造的还有“张天福茶学研究中心筹备新闻发布会即清宫普洱茶砖鉴赏会议”,以及“张天福与张宏达茶学思想研讨会即岭南杯茶王邀请赛“,“首届中国铁观音民间斗茶公开赛”,包括兰州的二次中国茶业博览会。这些举措都是具有开创性的茶事活动,这些活动都是我以广东省文化学会茶专委和个人的情怀创造组织形成的,它是能够留下历史的记忆。

如此大规模的茶会活动,在当时,我是没有向任何政府任何领导要过一分钱资助,当然能有如此成就,是离不开政府给我的平台,领导对我信任。而作为一位不是本地人,谁能做得到吗?广东以前的茶会,很多都是有意义的,有创造性的社会价值,而现在呢?可以说,大多数都是在“做秀”和“炒作,更是五花八门,茶叶买卖是你骗我,我骗你,骗来骗去都是自己亲近的人。真正是社会在变、时代也在变了,茶风在变、人心也在变了,变得了我们这些正直有正义感的人不得不退出这个浮躁的茶市舞台。

这次广东省文化学会向省委立项组织举办这个“讲好中国故事”的项目课题,在我看来,是时代的呼唤,是我们社会再进入一个新时期的转变,在这转变的关健时期,我们来参与“讲好中国故事“,谈岭南文化,谈广东茶文化,谈用茶的习俗、风俗及地方文化特色,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也是一个很好的故事话题。但故事——尤其是自己经历的故事必须讲好,才能有真实的学术视野和故事话语权。

茶艺导师黄建璋:立师茶叶国学,讲好我与茶的故事

 

感触:我与茶故事的话语权。

我在茶叶生产经营发展的过程中,得到了一种深刻的感受:品牌茶+连锁的经营是一条可能之路,但这不是一般人可以能随意经营成功的。讲品牌连锁经营,在三十年前,我率先创造过,虽然没有成就,但后来有人实验成就,如天福、八马、中茶,还有北京的张一元、吴裕泰等都很有成就。

讲品牌连锁经营,在今天看来,这条路还是可行的。但是要真正做到成功,在我的看来,一般的茶企是不可能成就的。因为茶至今为止还是农副产品,不是工业产品,茶是饮品是需要品,茶有文化需要有内涵,需要有故事,需要有艺术。

我坚信,品好茶,论品牌茶是永远离不开我当年那个句子,“观其形,思其美,演过程,表其义,闻其香,品其味,会真韵”的七个情节。鲁迅先生写《喝茶》说到,“有好茶,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鲁迅先生所说的清福,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心境,所谓的“好茶”指的自然是一种高优品质的好茶,肯定不是那些劣质的、不卫生的、不安全的炒作茶,也不是所谓的“金融茶”。

我在茶文化宣传及推广的过程中,得出了一个结论:茶人出而生茶叶,茶叶精而至茶艺,茶艺修而成茶道,茶道升而成茶德”。这五者是茶文化的一个生成关系,它是茶文化学科五大不可缺少的主要元素。讲茶文化,目前在我国,江浙福建云南为领先,但还是比较单一,许多都还是停留在一种片面性的茶艺和茶文。

广东的茶文化其实很早就较为成熟,但广东地域由于是最早开放的经济区域,所以近期来较注重商业,茶文化整体上没有提质,而我相信,不远的将来广东一定会提升,因为广东地域优势有许多历史性的记录,其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空间还是很大。我在编写《广东茶文化经典》和参与编写《饶平茶业三百年》《英德茶叶》《梅州茶文化》的过程中,发现到广东有许许多多的名茶与茶文化遗产被埋没及未得到挖掘。当前比较突出的仅仅是潮州工夫茶、客家擂茶和广州早茶的这三大茶俗文化。

其实广东的茶文化发育历史悠久而且特色鲜明。记得在1980年,那年我才19虚岁里人生第一次跨省份,第一站踏入广东汕头,那时我就听到广东人很喜欢茶,广东的凤凰单丛茶很出名,看到汕头人的饮茶法,与众不同,广东潮汕人把喝茶叫做“吃茶”,潮州的工夫茶其实就是潮汕人的精神食粮。

广东不仅潮汕人讲究饮茶文化,其他地区也有饮茶文化的现象和习俗,1981年我到湛江,雷州半岛那边的市民,也有饮茶文化的风俗现象,那里生产的海鸥蒸青绿茶很香又浓。1982年我到梅县现在的梅州,该地区市民普遍有饮茶的习俗,也讲究茶文化,贮藏老茶的习俗历史己久,梅州的炒青绿茶是当地名优茶品,那边的擂茶早期也很盛行。

1982-1983年我在韶关时,该地区的茶戏剧茶歌舞本很出名,乐昌白毛茶比较珍贵,英德那带的茶园秀美风光,当时的茶厂红旗飘飘,英德的红茶文化在八十年代前已飘扬过海。1989年我迁入广州就感受到广州的早茶文化。那时的广州人早茶实际上就是上茶楼饮茶,不仅饮茶,还要吃点心,被视作一种交际的方式。如聚会,谈生意,业余消遣,都乐于上茶楼。其形式就是一壶浓茶几件美点,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边吃边谈,既填饱了肚子、联络了感情,又交流了信息,甚至谈成了一桩生意,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广州人把饮茶又称“叹茶”。叹茶没有什么礼仪上的讲究,唯独的是主人给客人斟茶时,客人要用食指和中指轻叩桌面,以致谢意。据说这一习俗,来源于乾隆下江南的典故。相传乾隆皇帝到江南视察时,曾微服私访,有一次来到一家茶馆,兴之所至,竟给随行的仆从斟起茶来。按皇宫规矩,仆从是要跪受的。但为了不暴露乾隆的身份,仆从灵机一动,将食指和中指弯曲,做成屈膝的姿势,轻叩桌面,以代替下跪。后来,这个消息传开,便逐渐演化成了饮茶时的一种礼仪。这种风俗至今在岭南及东南亚依然十分流行。从某种程度来说,广东的茶文化是多姿多彩,较为生活化。

茶艺导师黄建璋:立师茶叶国学,讲好我与茶的故事

 

我在茶产业经济学术研究的过程中,得出了一个认知:茶产业是其生产,茶流通(经济)是其根本,茶文化是其灵魂,茶科技是其保证,茶旅游是其文化现象。茶产业与茶流通茶文化茶科技茶旅游,这五者是茶业发展的一个联动整体,它是茶业发展中五个不可缺少的一个联体,这个联体我形容为茶业中的五匹马并驾齐驱的茶业大马车。

讲茶叶产销流通问题,近期来中国茶叶整体发展很快,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这三大板块各地都在搞突破,我坚信,不远的将来,江南、岭南、西南都将成为繁华似锦的国际性大茶业。在这三个大茶区中,据我参与编写《茶业蓝皮书》中国茶产业研究报告的课题中发现,西南的贵州茶产业生产发展较快,都匀毛尖成为绿茶中的佼佼者,云南茶品流通发展势头很猛,炒作手段很高超;江南的浙江和安徽及江西的茶产业发展比较稳定,其中浙江较注重茶科技和茶文化及旅游,西湖龙井的茶文化氛围很浓,安徽的名茶仍然保持传统的生产工艺,江西的茶文化发展比较优越,湖南从形式上是比较注重茶科技和茶文化,但黑茶文化宣传有点偏离;岭南的福建在茶产业、茶科技、茶文化、茶流通、茶旅游等五大板块发展比较全面,其中安溪茶区近年来在加大力度调整结构,重回传统制作工艺和茶品风格。

武夷山茶区旅游业发展很好,茶价一路飙升,金骏眉红茶创新秀。广东茶产业的发展,乌龙茶和绿茶相对持稳,红茶前些年高速发展,新会陈皮茶成为茶界投资收藏的宠儿,茶市场流通领域发展比较繁荣,特别是茶博会,近年来广东开始注重自己的名茶产品发展,茶领导己从贸易战转移到产学研中。

我坚信,中国茶的产业、流通、文化、科技、旅游,这五大板块将会进一步加强整合完发展,形成一个大茶业的联动整体,发展的局势必然会形成一架五匹马并驾齐驱的大马车的大茶业局面。能否构成?在今天的看来,首先是茶的流通必须修正,客来敬茶是中国人的传统民俗习俗,喝茶敬茶,买茶送茶,茶文化必须有真实内涵,大力倡导“茶为国饮”和“饮茶康乐”的价值观,大茶业气势才能得以完美。

我在茶文化国学研究的过程中,得到了一个融合:茶文化和人文化,茶文化和俗文化,茶文化和礼文化,茶文化和禅文化,茶文化和德文化,这五者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有着千丝万缕,它是茶业国学发展五个不可缺少的融合对象。

讲茶文化常言道,茶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在我看来,茶文化与人文化的体现是文明化,人性化,价值化;与俗文化的体现是文明历史,文化遗产;与礼文化的体现是礼节,人品,意境,思想;与禅文化的体现是世界文明,禅茶一味;与德文化的体现是精神文明。这五种文化的融合是茶文化与传统国学的有机结合。

有茶者言道:一叶茶一个世界,一杯茶一盏岁月,一次品一种透彻的领悟。茶的文化犹如一场禅意的修行的结果。茶的沉浮,如一世生命跌宕;茶的氤氲,若烟火生活百转;茶的冷热,似一抹人情浓淡。真所谓“茶如人生,人生如茶”。这在我看来,人生的归宿是黄土、是亲情、是爱情、是奉献,茶的归宿如此。

茶艺导师黄建璋:立师茶叶国学,讲好我与茶的故事

 

总结:人生如戏,茶路漫长

人生如戏,茶路漫长;君子爱茶,品之有道。

讲故事是一种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我与茶的故事是经历过起承转合的一个艰辛而愉快的路程。友人说:黄建璋是一位有故事的人,他的故事依然还在奔跑中”。是的,我还在修为中,我希望有朝一日能以自己的认识,自己的认知,自己的感悟,建立起自己的一套“茶学理论”;同时也希望能以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思维,自己的理念,创造出一本“生命密码”。

我期望我的茶学理论和生命密码能尽早在茶业界或其他领域得以应用。我的“茶学理论”是可期的,我的“生命密码”还在创造中,其包含有易理/命理/地理/玄学/禅学/心学/天文/经文/人文等,这是一本真正能够传承的生活通书。茶的故事万千,“知茗知味知功夫,识人识理识天下”,这是我的追求和座右铭。

今天,我讲的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也是现实的,更是事实。这些茶故事,在广东可以讲,在全国也可讲,在世界更可讲。最后,我祝愿这次的“讲好中国故事”,办得更富有生机,更富有活力,更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1年11月3日广州)

茶艺导师黄建璋:立师茶叶国学,讲好我与茶的故事

 

本文作者黄建璋,广东省文化学会茶专委主任,著名茶艺导师、茶文化专家,中国茶道六君子之一,福建安溪人。曾任华南农业大学满堂香茶艺表演团副导师,广州茶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广东岭南茶叶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现任广东省文化学会茶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张天福与张宏达茶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茶业蓝皮书》副主编,黄建璋讲茶堂主人。

资讯

广州市天河区兴华街道商会第二届第三次会员大会顺利召开
广州市天河区兴华街道商会第二届第三次会员大会顺利召开

12月17日,在广州市天河区工商联、广州市天河区兴华街......更多>

北信源上榜!工信部公示《2021年度5G应用安全创新示范中心名单》
北信源上榜!工信部公示《2021年度5G应用安全创新示范中心名单》

———北信源入选5G应用安全创新示范中心(天津)联合......更多>

关注

空港股份:拟收购瑞能半导股权 公司实控人将发生变更
空港股份:拟收购瑞能半导股权 公司实控人将发生变更
九安医疗收监管函:试剂盒获授权事项信息披露违反相关... 更多>
南沙 | “一次办”,让政务服务既有速度又有温度
信息时报讯(记者陈亨攀通讯员张晓冰)“你们的服务太... 更多>
京溪路人行天桥明日正式开通
信息时报讯(记者王思雨通讯员张龙图陈洁珊)记者从广... 更多>
广州“健康直通车”驶进清远、梅州
信息时报讯(记者陈子垤通讯员穗团宣)近日,在广州市... 更多>
2021年越秀区花好月圆军地联谊活动举行
信息时报讯(记者何碧媚)铁骨柔情,为你而来。12月18... 更多>
黄埔区“文明来敲门”活动启动,深入22个社区宣传文明创建知识
信息时报讯(记者徐毅儿通讯员何丽雅)为进一步推动文... 更多>
番禺万博商务区打通地下交通“大动脉”,解决群众出行难
信息时报讯(记者黄骆通讯员番宣)12月18日上午,番禺... 更多>

共青团白云区委组织开展防疫志愿服

广州增城小楼镇迟菜心大规模上市

白云松北联社新建4个便民充电站,解

海珠“福袋传城”献爱心送温暖

广州开发区86个项目竣工投试产,预

2021年广州国际美食节天河分会场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