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金服“进社区” 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2021-05-12 11:52:53 来源:晶报网 小 中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全国60岁以上老人占比持续增加,有公开数据提到,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数量已达2.6亿人,未来这一人数还将增加。如何帮助近3亿的老年人,通过手机移动端享受到安全、高效的金融服务,成为需切实解决的问题。
贝壳金服发挥专业金融知识,于今年开启“我来教您用手机·金融安全宣传进社区”活动,手把手教会老年人在智能手机使用中,如何提高电子支付安全,防范电信诈骗。
针对60岁以上老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特点,贝壳金服有针对性的总结出多个防范要点,通过对老年人可能掉入的诈骗陷阱,结合真实的案例总结,帮助老年人防范金融诈骗。截至4月底,“我来教您用手机·金融安全宣传进社区”已走进包含武汉、大连、深圳、在内的14个城市的262个社区,后续会继续在北京、天津、西安、南昌、上海等32个城市,落地近2000个社区。
保护个人身份、银行卡信息 安全进行电子支付
贝壳金服调研了解到,目前老年人在智能手机的使用过程中,普遍关注线上支付、转账,获得金融服务过程中要如何防范风险等问题。针对老年人常遇到的电信诈骗陷阱,同时结合老年人的日常购物、支付、转账等使用需求,贝壳金服制作出成熟且简单、易理解的培训课件。
在贝壳金服推出的金融安全知识讲堂中,针对60岁以上老人的生活习惯和行为特点,在智能手机使用过程中,贝壳金服总结出,手机号需实名注册,切勿“贪便宜”心态售卖自己名下银行卡,导致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同时还注意提醒老人,在使用付款条码进行付款时,要注意周边环境,防止有人偷拍等细节。
贝壳金服提醒,在妥善保管银行卡号、姓名,身份证号,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外,还有容易被忽略的银行卡有效期以及背面三位号码等信息也需重点保护。
拒绝不特定人士提出的转账汇款要求
贝壳金服在向老年人普及支付安全的相关知识外,关注到的另一重要内容就是针对老年人的电信诈骗的防范要点。当前电信及网络诈骗犯罪多发,其中,针对老人的线下理财诈骗更是猖獗。例如比较常见的冒充淘宝客服、杀猪盘、贷款诈骗等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
针对老年群体的特点,贝壳金服提示常有电信诈骗团伙,以“假称退还养老金、抚恤金为噱头”,引导老年人在手机或银行自助设备上进行操作,由于老年人并不熟悉的这些设备,最终经常发生被诈骗团伙引导汇款的错误操作。
另外,对于老年人理解能力以及反应能力不如年轻人等实际情况,贝壳金服用简单直接易懂的方式归纳出,电信诈骗的最简单的识别方式:“不确定对方身份,在不见面的情况下,提出的汇款转账等行为”。
贝壳金服从细节入手,提醒老年人注意如“虚假的中奖信息链接”,“先交钱、后兑奖”、“提前支付手续费、税费”等诈骗手法。
政策关注2.6亿老年人如何跨越“数字鸿沟”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金融工具的日渐普及和飞速发展,老年人因其获取资讯的渠道较少,对数字化设备不熟悉,金融知识薄弱等原因,在生活中面临使用困难,这一情况也已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
2020年11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营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中提出,针对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困难,组织行业培训机构和专家开展专题培训,提高老年人对智能化应用的操作能力。鼓励亲友、村(居)委会、老年协会、志愿者等为老年人运用智能化产品提供相应帮助,让老年人更好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
贝壳金服开展“我来教您用手机·金融安全宣传进社区”公益项目的初衷及主要服务理念是,在帮助家庭中重要成员老年人跟上科技步伐的同时,填补重要金融知识盲区,更安全的享受现代生活的便利。把提升老年人支付服务便利度与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相结合,既满足了老人们对移动支付的使用技能需求,又增强老人的安全防范意识。
除此之外,贝壳金服也在关注社区公益的方方面面。如曾向“金羽翼项目”捐赠30万元,发掘具有艺术才能的残障青少年儿童,并为其艺术教育和发展给予积极辅助。
未来,贝壳金服还将支持更多优秀的社区领域公益组织和项目,支持鼓励社区社会组织利用本土资源,通过本土途径,解决本土社区问题,致力于社区公益领域创新实践及社区影响力营造。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相关文章
资讯
关注
